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起司雜錦撈一丁 @ 碰麵





每週一下班後,都得在辦公室找點吃的匆匆填塞一下胃袋,好趕著去上日語課。

某週一和 KT 一起離開辦公室,走了幾步後發現某街角處開了一家名《碰麵》的小店,標榜賣的是「韓日風車仔麵」,好奇之下就入內了。

翻過了菜單後,結果誰也沒吃車仔麵,只因看到下午茶那一欄的「芝士雜錦撈一丁」(芝士者,起司之港稱也),飲料則點了薑母奶茶 (+$8)。

把《出前一丁》泡過後再澆上融化了的起司,然後放上青瓜絲、蟹柳絲 (當然不是真的蟹肉,是魚漿製品的的那種)、火腿絲,上桌時女侍叮囑動作要快,不然麵條會被起司黏成一團拌不起來。

其實不是起司醬的問題,而是廚子把麵條澀得太乾了,所以才會黏作一團喇!我問女侍要了一杯熱水,澆了兩匙進去一起拌,麵條馬上就鬆開了。

要說味道,這種起司拌速食麵,只要起司醬香濃,麵條也沒煮得過軟就大多合格了,至於那三絲配料反而可有可無。薑母奶茶是意外的好喝,薑香濃而茶味足。

後來也在此店買過牛舌、玉子豆腐、蘑菇咖喱湯米通粉作午餐,蘑菇給得太少 (都不知有沒有一湯匙的份量),幸好香辣的咖喱湯 & 彈牙的米通粉很合我的口味,不過 $33 三菜一麵實是有點小貴,只宜興之所至而偶一為之。






碰麵
地址:上環蘇杭街104號地下
電話:2535 9979


2008年7月30日 星期三

烤明太子 @ 南蠻亭





初夏時,T 過得有點不如意,作為老朋友的我,縱是怎麼忙於唸書,也盡量抽空陪他吃飯喝酒散散心。由於那陣子一個太忙、一個沒心情,而且兩個人的胃口都不算太好,某週日晚就隨意選了《南蠻亭》相聚(可以慢慢點慢慢吃,既方便聊天又不怕一次點太多吃得撐死)。

《南蠻亭》大概是我最常光顧的串烤店,一年內總會來一兩次,在這網誌也記述過兩回。我到串燒店來來去去也不過是點些雞皮、牛舌…,水準是一如既往,也不再多說了。

這晚看到黑板上寫著明太子,恰好我和 T 都愛吃明太子,就點了一客來下酒 (由於顧慮到第二天還要上班,這天很收歛的只點了啤酒)。我覺烤明太子對串烤師傅來說還真是個烤驗題,烤太熟了硬硬的固然不合格 (明太子幾近過火便熟,一不小心就會烤過頭),烤太生了又缺了迷人的燒烤香氣,算是蠻難拿捏火候的一道。《南蠻亭》的烤明太子約五分熟,兼備了香氣與口感,微鹹輕辛的魚卵非常適合下酒。

我們前後共點了十道 (銀杏大蔥豬肉白鱔、明太子、雞皮雞軟骨鱈魚中骨河豚乾牛舌烤鱈魚子飯糰),外加蔬菜盤 & 一瓶大瓶的《Asahi》啤酒,買單 $5XX,算是很合理的價錢。

和這年生日那天光顧的《福》相比,南蠻亭是選材稍遜,但以廚藝勝之。舉個例子,《福》的烤雞皮是烤至全脆,但《南蠻亭》則保留了一分是 QQ 的,讓口感富於變化;另外《南蠻亭》的飯糰也捏得比《福》的鬆緊合度,還包了美味的鱈魚子呢!兩者相較,《南蠻亭》取價只約《福》的八折,地點也比較方便,所以突然想吃串燒的時候,我想我的腳步多是往《南蠻亭》走去。





相關文章:
南蠻亭
串燒定食 @ 南蠻亭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Big Bite






某週六,夫妻倆一起躲在家當宅宅,熬到傍晚才發現家裡沒啥吃的,唯有乖乖的出外覓食 -- 但又懶得跑太遠 (不想離開港島東區),後來想起北角有家漢堡包小店一直無緣,何不趁這機會嚐新?

小店名《Big Bite》,躲在七姊妹道那一邊,論地點並不算方便,所以平常並不會特意來。店面小小的,採典型的美式速食店裝潢,只放了幾組高身桌椅再加上朝街的吧檯,大概十來個位子吧?桌子上放有免洗餐具、紙巾 & 調味料供客人自由取用,而最貼心的是店內有一小小的洗手盤供客人使用,要知道美式速食多是 Finger Food,吃前吃後能洗一下手自是方便衛生得多。

此店採現點現做的方式,開放式的廚房讓製作過程一覽無遺。料理臺頂上掛有黑板,以略為潦草的粉筆字寫著菜單,若覺得看那個太辛苦的話,還是看回桌上的印製菜單吧。

我們研究了一下菜單,N 要吃 BBC (Back Bacon Cheese Burger,培根起司漢堡);我這天不太想吃紅肉,決定凱撒沙拉 & 洋蔥湯套餐,再加點一份炸魚薯條二人共享。由於此店供應的汽水是我們討厭的《百 X》系,所以就沒點飲料。

我把玩著新相機四處拍,大概十來分鐘後,食物上桌了。

先是 N 的 BBC,白白胖胖的圓麵包內夾著生菜、培根、蕃茄、起司、漢堡肉、洋蔥、漬小黃瓜,看起來份量甚大。N 讓我小嚐了一口 (說是小嚐,其實是一大口,不大口不能一口咬下所有東東),麵包是帶嚼勁的、培根煎得香脆、蔬菜也鮮爽,起司則味道普通,由於呈半融狀,所以尚可接受;最讓人失望到是漢堡肉,厚厚的肉餅吃來口感尚算鬆軟,但肉汁偏少且肉味不濃,口裡明明嚼著牛肉,心裡卻不期然有「Where is the beef (牛肉在哪)?」之歎。

雖然《Big Bite》的漢堡肉沒有《Burger Republic》的那麼乾澀,但論牛肉味道則遠遜,是不難吃,但也不算很美味。

凱撒沙拉也是普普通通,不過我也從沒指望過能在速食店吃到美味的凱撒沙拉。倒是香濃的洋蔥湯安撫了我的胃,滿滿的洋蔥熬出了甘厚圓潤的味道,湯上那片融化的起司讓香氣更誘人,若在寒冬時來上這麼一碗熱湯,必然暖到心裡去。

炸魚裹的是麵糊 (Batter) 而非我所喜愛的麵包粉,意外的是這厚麵糊竟香脆而不油膩,內裡的魚肉也嫩滑不腥,只是我仍是最喜歡《Burger Republic》的炸魚;薯條是我們喜歡的粗切式薯條,我習慣乘熱沾芥末吃 (愛吃辣的習性怎麼也改不掉),不知不覺間也吃了小半份 (平常吃薯條我大多只吃幾條意思一下,餘下的留給 N 去解決掉)。

買單 $16X,有點小貴。不過在東區沒啥漢堡店可吃,偶爾不想跑太遠,稍作解饞也可以。





Big Bite
地址:北角英皇道 560 號健威坊 U12 號 (七姊妹道入)
電話:2155 1066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Grissini






六月某天,我和 N 請了年休偷閒,剛好那陣子有點餘錢,就決定到久違了的《Grissini》吃午餐 (這對夫妻閒來沒事就亂花錢……)。

我們準十二時抵達《Grissini》,此時場內只有一組客人,非常的清靜。《Grissini》雖有大窗可看到維多利亞港的景色,但一來餐廳的坐向不佳,二來這天老在下雨也沒啥可看,所以即便我們的桌組看不到什麼海景,也不太計較了。

在《Grissini》單點一份前菜也要二百多,午餐當然是選三道菜才 $320 的商務午餐,菜式的選擇不算很豐富,不過因為很合我們的口味,所以對我們來說選擇雖少也不相干了。

等著上菜的當兒,侍者送來此店最著名的義式麵包棒 Grissini。我最愛吃義式麵包棒了,不過在香港吃到的大多乾硬如餅乾條,唯有《Grissini》的才是外脆內綿,這可是剛從店內那專門烤製麵包棒的爐子拿出來的,拿在手上仍感受到那微燙,還有那好麵包不可或缺的麵粉香。桌上早就放著奶油,但我較喜歡以麵包棒醮橄欖油 & 黑醋,雖知不是正宗的吃法,卻怎麼也戒不掉那油香醋甘的滋味。

不知是午、晚餐有別,還是成本縮水,這回嚐到的黑醋不及我 2003 年在這吃到的圓潤甘美,當然和別家義式料理相比仍是甚佳,但我還是有點「曾經滄海難為水」之歎。

我們的第一道菜都選了前菜拼盤,共計有;新鮮莫扎雷拉起司伴蕃茄沙拉燻鮭魚菠菜鹹派帕爾馬火腿伴哈密瓜鯷魚醬小牛肉五道。我先吃看來最清淡的沙拉,莫扎雷拉起司很新鮮,Q 軟的嚼感、淡淡的乳香,配著清甜飽滿的蕃茄,是一道恰如其份的沙拉;燻鮭魚略瘦,但尚軟膩,稍鹹了一點;菠菜鹹派是沒有派皮的 (其實該說是菠菜烘蛋嗎?),菠菜吃來清鮮而不澀,烘蛋香醇而不硬,很久沒吃過這麼令人驚喜的菠菜鹹派了;帕爾馬火腿尚可,倒是我覺得那片哈密瓜太甜膩 (水果不就是愈甜愈好嗎?怎麼反而有人會嫌水果過甜的?);鯷魚醬微帶鹹香而不腥,替略嫌乾澀的小牛肉薄片添了潤膩感。

N 的主菜是烤黑鱈,配菜是僅以橄欖油、鹽、黑胡椒調味過的蘆筍 & 莧菜。厚腴的魚皮外層烤至微脆,底下仍保有 Q 軟膩滑的口感;魚肉肥厚而不過膩,令人驚喜的是鮮味甚濃,一洗鱈魚味薄的污名。

我的則是青醬小舌麵 (就是那種扁扁幼幼的義大利麵 Linguine),那個青醬吃起來真不是普通的香啊~滿嘴都是濃濃的香草氣息,比平常那些只嚐到橄欖油 & 起司味道的劣貨美味太多了。麵條中還雜有馬鈴薯絲 & 小蘆筍,讓味道不至過於單調。

餐後可選起司併盤或是日甜點,我選了起司而 N 則理所當然的選了甜點。起司拼盤內共有三種起司,類近布里起司 (Brie) 的梵堤那起司 (Fontina)、義大利最常見的藍紋起司 戈貢佐拉 (Gorgonzola),還有一款未能分辨是啥的乾硬起司。不知為啥我都會在沒附酒的套餐中點起司拼盤……每次都搞得自己好想喝酒啊……

甜品是香橙巧克力慕絲,橙香不足之餘巧克力味道有點怪 (說不出怪在哪裡,但就是覺得怪),而且這慕絲質感竟是 QQ 的,算是這一頓中的最大缺失。

我選了雙倍濃縮咖啡作餐後飲料,咖啡是不錯喝,濃濃的咖啡香,微苦中帶輕澀,只是以普通咖啡杯奉客那感覺很窮酸啊……

買單 $70X。餐點是偏平實的,不過花巧的菜式是不適合作「商務午餐」的,所以這不能算是一個缺點,反正美味便好。論 C/P 值,是不及同為義大利料理的《Aspasia》,但若是想吃美味的義式麵包條,城中除了此處,不作他想!






Grissini
地址:灣仔港灣道 1 號君悅酒店 2/F
電話:2588 1234



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綠白雙色春日蔬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3)






這天的甜點是洋梨塔伴開心果冰淇淋 (Pear "Bourdaloue" Tart, Pistachio Ice Cream)

先把奶油 & 糖粉 (Icing Sugar) 混合,然後依次加進杏仁粉 (Almond Powder)雞蛋麵粉拌勻後搓成糰狀,冷藏後把麵糰輾成約 1/2 公分厚的塔皮,再以小圓模切割放到小烤盤中

奶油置於室溫讓其變軟,然後和砂糖雞蛋杏仁粉混合成糊狀,即成杏仁奶油 (Almond Cream),備用。

取大鍋添進清水 & 砂糖,再把香草條剖開取籽後也放進去,加熱煮成糖水;把洋梨去皮、切半、去籽後放到香草糖水中,以中火煮至果肉微軟 (能輕易以竹籤穿透為度),然後讓洋梨泡漬於糖水中,要適時把洋梨翻面,好讓甜味能均勻的滲進洋梨內。

再取一大鍋添水、砂糖 & 香草籽,加熱至砂糖融化後,以少許玉米粉添水調開乘熱添進去拌勻至微稠 (就像中國料理中的「勾芡」技法一樣),便成香草籽糖漿 (Vanilla Sauce)放涼備用

把糖漬洋梨切小粒放到已舖上塔皮的烤盤中,再舖上杏仁奶油至七分滿,再把洋梨塔放到烤爐中以攝氏 175 度烤 10 分鐘,至其表面呈金黃色取另一塊糖漬洋梨切成薄片裝飾在烤好的洋梨塔上。先把洋梨塔盛盤,另放一球開心果冰淇淋於碟上,以開心果仁 & 香草籽糖漿飾盤即成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綠白雙色春日蔬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1)






四月的主題是綠白雙色蘆筍 (White and Green Asparagus)。其實綠白蘆筍都是同一品種,只是在種植過程中,白蘆筍被整株埋在土裡,業者乘著蘆筍還沒冒出地面前便即採收,由於未經光合作用,白蘆筍通體呈潤澤的乳白色,質地細緻鮮嫩。當天氣隨著夏天腳步漸至而慢慢變熱,白蘆筍便會成長過速 (就是老化吧 XD ),所以產季僅得每年三至六月的春天,再加上業者得乘清晨日出前採收,生產成本甚昂,故此屬「貴族蔬菜」之列。

選購白蘆筍以長約七寸、莖身粗壯肥大、切口未見乾縮者為佳;白蘆筍的產區不少,其中以法、德二國最為著名。

這天的前菜是 小龍蝦白蘆筍酥 (Puff Pastry with White Asparagus and "Yabbies")

把白蘆筍去皮,得狠狠的把所有硬皮削掉,白蘆筍吃起來方會柔嫩甘美而不澀,故千萬別因心疼小器而手下留「皮」。削皮時得小心別把蘆筍折斷,彷效主廚以大碗反扣以托高蘆筍好方便作業也是不錯的做法。

白蘆筍去皮後,從筍尖處約三寸處切下以大鍋沸水煮至半熟 (可以小刀輕剌白蘆筍以檢查其熟度),再泡冰水以保其鮮脆,備用。

把餘下的白蘆筍切薄片以橄欖油炒過待其釋放汁液添雞湯續煮約五分鐘,煮好後食物處理器把白蘆筍薄片打成泥狀過濾後備用。別想著反正什麼都給食物處理器打個稀巴爛而偷懶不作過濾,主廚向我們展示那用過的篩子上可是沾滿了粗纖渣滓,如果省了這一步,白蘆筍泥的幼滑口感便會大打折扣。

把小龍蝦去殼取肉以橄欖油煎香備用把白蘆筍尖以橄欖油 & 少許雞湯溫熱,讓其外在裹上一層薄薄的雞湯醬汁。

薄酥皮一片 (可用市售的酥皮),以少許白蘆筍泥將其固定在碟上,再在其上抹一層厚厚的白蘆筍泥,然後把小龍蝦肉 & 白蘆筍尖以梅花間竹的方式放在酥皮上放上香草沙拉蓋上另一片酥皮,最後在小龍蝦醬汁裡加一匙已打發的鮮奶油澆在碟上飾盤,即成。

本以鮮甜見稱的小龍蝦和柔嫩甘美的白蘆筍配搭得天衣無縫,白蘆筍香氣不強的弱點也讓香煎小龍蝦補足了,配著清爽中帶點微甜的麗絲鈴 (Riesling),很適合春日的午間呢!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豪奢生日宴 (14) -- Mandarin Grill & Bar






都不知是人老了食慾變得淡泊,還是最近一年唸書唸到連玩的力氣都沒有,這年的慶生地點都是花盡心思才想到的。吃過了《陸羽》的糯米雞《福》的日式串燒,最後一頓是《Mandarin Grill & Bar》那號稱全城最貴的 Brunch Buffet ($788 +10%@)。

我現在仍不太能理解自己為何選了自助餐吃到飽作全年最重要的一頓飯,大概是看到「香檳任喝」那四個字便鬼迷心竅了吧?又或是當下實在沒想到什麼想吃的,就隨便挑一家吧。

我致電到《Mandarin Grill》訂位時,女侍和我說:「Brunch Buffet 分兩時段,您選 11:30 ~ 13:00 還是 13:30 ~ 16:00?」第一次聽到 Brunch Buffet 會分時段的!吃 Burnch Buffet 不就是悠悠閒閒的慢慢吃麼?才一個半小時能悠閒到哪啊?雖然心下有點不滿,但那陣子很忙,懶得再花心思找另一處,就訂了 13:30 ~ 16:00 的第二梯次。

打從《Mandarin Grill》重新裝潢後就沒光顧過 (其實上一回來這裡已是上世紀的事了),重臨舊地,發覺裝潢比以往的更為簡潔,卻又不失貴氣;採光甚佳,我們的座位雖不在窗旁,卻仍能感受到外間的好天氣。

全店只有十來桌,而且各桌組之間相距甚遠,空間感非常的強,全室約一半是空席的,就更顯清靜 (但生意這麼冷清,為何還要分兩個梯次呢?)。我們的桌組是半圓弧形沙發配圓桌外加椅子 (三人座),趁著 T 還沒到,我先倚在沙發上來一杯香檳吧。這兒採用的是《Veuve Clicquot》的 「Yellow Label」,個人偏好 《VC》 甚於另一常見香檳品牌 《Moet & Chandon》(其實我最喜歡的是《Dom Perignon》,其次是《Krug》),「Yellow Label」汽泡豐盈,口感味道均走清爽風,和假日早上的藍天白雲蠻相配的。

由於這 Burnch Buffet 只無限量供應香檳 / 果汁 (二者只能選其一),酒量不佳的 N 便選了蘋果汁。蘋果汁是鮮打的,所用的蘋果品質該不錯,喝起來蠻香甜的。

取餐區放著各式麵包前菜海鮮、湯品、甜點讓客人自由取用,選擇雖然不算很多,但看來都頗為精緻;另外還有一系列的早點 & 主菜是現點現做的,這些都是讓你任意吃到飽的。

先到海鮮區取了些蟹蟄、牡蠣,兩者鮮度俱佳,牡蠣頗為肥美,口感偏膩厚,潮味也濃,蟹蟄則厚實鮮甜。另有些翡翠螺、青蠔、蟹腳、小龍蝦等,也有各式剌身壽司,其中甜蝦最佳,最精緻的是醬油都放在吸量管中讓客人取用 (後來我發現沙拉區的橄欖油 & 黑醋也是如此陳列)。

我也隨意取用了點風肉、燻鮭,風肉表現還好,但燻鮭則過鹹了。這裡也有肝醬供應,據味道來猜該是鴨肝醬,非常的香濃膩厚,沒有紅酒吐司配著的話,難以吃完一整杯呢。

另外還有中東式的烤肉,只是確定那是烤雞肉後,便興趣缺缺了。

點心以小蒸籠熱著,每個小蒸籠裡均有二顆不同口味的點心,不過其中一顆卻必定是素餃。由於 T 想吃蝦餃燒賣、我想吃素餃,便合拿了二籠。素餃的內餡清鮮可喜,就只可惜外皮過厚太糊,同樣的弊病也出現在蝦餃燒賣之上。

這天的湯品是法式洋蔥湯 & 龍蝦湯。洋蔥湯超濃郁的,滿嘴都是洋蔥特有的甘甜。龍蝦湯也算香濃,但比我在《Petrus》&《SPOON》噹過的稍遜。

菜單上較合我們口味的主菜通通點過,三個人合共點了八道不同的主菜 (其實前後共點了十道,不過其中有兩道重覆了),食力驚人。 XD

波蛋配燻鮭魚所用的燻鮭魚比取餐區所提供的品質好多了,恰到好處的燻香、軟膩鮮濃的魚肉,沾著圓醇的蛋黃吃更是別有滋味。唯一的敗筆是煮蛋時下醋稍微過多,蛋白有著明顯的酸嗆。

印度式烤羊肉棒香料風味十足,難得的是內裡肉汁仍存,比不少印度食店作得更好。烤鱈魚非常的肥厚鮮美,外層烤得微脆,內裡卻是嫩滑無比,只可惜沒有付上任何醬汁增色,不然應該更美味。

炸蟹肉餅小小的一件,在大大的白色盤子上看起來很孤單。這炸蟹肉餅內裡雖有滿滿的蟹肉,但內裡太乾了,蟹肉都甘鮮都隨著肉汁流失掉。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 T 竟然在《Mandarin Grill》點咖喱雞 (Chicken Tikka)!咖喱醬汁不算很辣,但香料的風味好,拌著印度香飯一起吃,蒙眼測試的話,真不會猜到這是酒店西餐廳的出品。

烤和牛肋骨塊頭不小,這肋骨肉該是早煮過的,非常的軟嫩,脂膏的部份吃來腴而不膩,瘦肉也能作到軟而不柴。不過調味中似是用上了甜味甚重的黑醋,吃不慣的人或許會覺得像在吃甜醋炆豬手。

US Prime 烤牛排烤成了七份熟,比我所要求的五分熟過熟了一點,幸好還嚼得動,看在牛肉味道極濃的份上,原諒他這小過失。烤小羊排也是過熟了一點,不過所用的小羊排品質甚佳,即使熟了一點仍然嫩滑。只是既然名為「Grill」,烤肉排的火候是否該拿捏得更好?

甜點反倒比主菜出色,雜果沙拉草莓沙巴翁芒果巧克力慕絲巧克力泡芙芒果布丁巧克力蛋糕…… 每一種味道都濃郁卻又不會過於甜膩,其中最喜歡巧克力泡芙上那些脆米粒的脆脆口感。另外不能不吃的是杏仁牛角酥,異常香酥鬆脆的牛角酥內裹著香厚而不膩的杏仁蛋奶醬,我明明飽得快要吐,但還是能吞下一整個!

咖啡甘香而不澀,大吉嶺茶泡得反不如樓下《Clipper Lounge》的好 (因為沒有那麼多的練習機會嗎?),這裡使用的糖夾子非常有趣,活像個機械臂似的。

這一頓不能說是不貴,但也不能說是不值,就只是驚喜不多,能讓人抱怨的小瑕疪也不少,以 C/P 值而言只是普普。以 Brunch 而論,同系飯店內的《Amber》比這更優,價錢也只是一半而已。 






Mandarin Grill & Bar
地址:中環干諾道中 5 號文華東方酒店 1 樓
電話:2825 4004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福 爐端燒と牡蠣処





這年的生日想吃日式串燒,但又不想老是去《南蠻亭》,本來有想過去《和居和居》的,但當某晚受了那肥侍應的晦氣後,當然就不會再去了。幸好,我翻看待吃清單時,看到《福 爐端焼と牡蠣処》這一項,就敲定了慶生的地方。

《福 爐端焼と牡蠣処》離 N 的辦公室不遠,我本來著他在那邊會合便好,免得他跑來跑去,不過後來他還是來接我下班後再一起走過去 (謎之聲:「保安保安!生日就可以這麼放閃光彈的嗎?」)。

《福 爐端焼と牡蠣処》的店面不大,目測約廿來席,小居酒屋式裝潢,L 型的吧檯再搭上幾張小桌,較有特色的是其中一片牆上貼滿了酒標

我們在吧檯甫坐下,侍者便送上一小盤的炸牡蠣 (每人兩顆),該是日式料理常見的前菜吧?說實在的這牡蠣本味不錯,但一來炸粉裹太厚導致口感不佳,二來炸得太老嚼來不嫩,不吃也絕對不可惜。後來看看菜單這要索價 $20,不過有點明客人可以拒收,我下回就會行使「客人的權益」了 -- 不是想省錢,而是花錢吃不太美味的東西還得長胖實是非常的不划算,我寧願把胃納省下來多吃兩枝串燒。

吃串燒不能無酒,不過店內的清酒都不太合口味,最後點了一瓶《神の河》燒酌。這燒酌倒是順喉適口,就只是店家不懂侍酒,烈酒要加冰喝的話該用大冰塊耶!用小冰塊的話,冰會融得很快,酒都會變成水水的,而他們提供的冰比平常所以的還要更小,害我喝得有點不盡興。我覺得店家要把酒賣貴一點是情有可原 (其實都不是「一點」了,而是市價的三倍),但最少我付了錢,也該給回一點像樣的服務吧?

我們吃串燒都習慣邊點邊吃邊喝邊閒扯,依次吃了……

烤紫蘇豬肉用的該是五花肉的部份,烤至表面微脆後再裹著紫蘇葉上桌。這紫蘇豬肉一咬下去立時油脂四溢,由於用上好豬肉的關係,只覺油香不覺脂膩,廋肉部份雖已烤至微脆,但內裡仍存有肉汁,加以紫蘇那芳涼的清香,組成了絕妙的配搭。

其實我並不甚麼嗜吃雞軟骨,不過 N 很愛吃這個,所以每吃串燒都會點。《福》的雞軟骨吃來是脆中帶軟,咀嚼時油脂從內滲出,明明吃著的是「骨」,但滿嘴都是雞油香。

烤雞皮也是必點之物,這裡的雞皮烤得極透,單是聽著咬嚼時的碎裂聲便可知有多香脆。

燒白鱔上桌持讓我小驚喜了一下 -- 超級肥厚耶!鱔皮烤過後香脆中帶點 Q 勁,魚皮下藏著膩滑的魚脂,魚肉厚實肥嫩而不帶絲毫泥氣,只有鮮甜的味道,灑點清香的柚子胡椒 或 辛香的山椒會變得更美味。

黑豚豬頸肉烤得有點過焦,雖然大蔥烤焦了略有苦味,但尚幸這黑豚肉肉質細緻而味醇,挽回不少分數。

我吃烤牛舌的第一規條是「必需是厚切的才合格!」《福》的烤牛舌不特是厚切,而且也很豪氣的只取牛舌中心部份,吃來自是爽嫩兼備,細嚼時滿口都是牛脂特有的羶香,幸福啊~ 由於太好吃了,本來想著要再加點的,不知怎的後來竟然忘了。

吃至半途時想小休一下,便點了不太消耗胃納的河豚乾,抹上了微甜的醬汁來烤,沾七味粉美乃滋吃是我最愛的吃法。

烤鴨胸所用的是燻鴨胸,也是很豪氣的厚切,這鴨胸不是不好吃,只是根本沒怎麼烤過嘛……和平常買燻鴨胸回家自行再切件吃沒啥分別。同是 $48,我寧願多點一份烤白鱔。

雞肉棒內雜有剁碎了的軟骨,為本是結實彈牙的雞肉餅添了點脆脆的口感。配著雞肉棒上桌的是鵪鶉蛋,不過我覺得還是醮日本雞蛋才最夠味道 (單上蛋黃更佳)。

銀杏非我所好,不過也覺其頗為軟糯甘香。銀鱈魚倒不似坊間常見的那麼肥厚,滑溜感稍遜時卻也少了膩滯,而味道也比平常的鮮厚。再來一客烤中骨,骨間的脂膸正是吃魚的醍醐味。

烤旗魚非常的軟嫩,汁液極豐,味道清爽鮮甜。一清之後來個極膩的 -- 鵝肝鑲雞翅,火烤過後鵝肝已融入雞翅肉的肌理之中,雖不見其形,但每一口都嚐到那誘人的鵝肝脂香。

我覺得胃量剩下的空間不多了,趁著還吃得下,馬上來一串烤和牛,切成方塊狀的和牛烤至五分熟,軟嫩中滿是牛脂的油香,牛肉味雖稍薄,但仍是那一句,我從未在香港吃過味道濃郁的和牛,所以此也屬意料之內。

此店沒有烤年糕,唯有來一份烤飯糰,只是把飯捏成三角團狀後輕掃些許醬油再拿去把表面烤脆,許是醬油味道太薄,所以不太合我的口味。

N 本來想一份茶泡飯,但侍者說這天店內不供應茶泡飯 (茶泡不是很簡單的東西嗎?),一念之下竟改叫了銀紙包春菊,春菊這種蔬菜青氣甚重,受不了的人會很討厭它,不過剛巧我們都蠻愛吃的。這春菊味重,該是日本國產的吧?只可惜廚子下鹽略重了點。

N 覺得《福》比《南蠻亭》更好吃。我則覺得論材料是《福》較優勝,只是《福》的價錢較貴,用料較好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論拿捏火候的功力則仍是《南蠻亭》略勝一籌,但在那一刻很難具體的說出來,就只是隱約的有這種感覺而已。(約兩星期後和 T 重訪《南蠻亭》,再一次印證了以上的看法,而且終於發現具體差異在哪裡)

買單 11XX!我本來想著吃串燒不會太貴,沒想到吃著吃著竟然吃了那麼多!吃到陶筒內的枝籤多得快可以求神問卜了。幸好,N 是個寵老婆的,還安慰我說「尚在預算之中」呢 (原來他預備了 $3000 來替我慶生,看來他很體認到自己娶了個超愛花費的老婆)。



…………
謎之聲:「保安保安!可以讓人這樣把閃光彈放完又放,一放再放的嗎?」





福 爐端燒と牡蠣処
地址:西環高街 69 號
電話:2540 9961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脆皮糯米雞 @ 陸羽茶室






去年在此替老媽作壽,今年則是老媽請我到這兒慶生。選這裡不為別的,就只因我想吃脆皮糯米雞,雖然知道在這潮濕悶熱的初夏吃脆皮糯米雞有點不太合宜,但人家就是想吃嘛 (謎之聲:「你以妳幾歲了啊?都三十多還那麼任性」)。

是夜只有四人 (就是我們一家外加 T,本來還想著也邀林小因母女共襄盛舉,奈何那陣子 MT 病得半死),除脆皮糯米雞外還點了燒雲腿蟹肉冬茸羹咕嚕肉腐乳通菜 -- 看我們點這麼多,很明顯沒打算把那糯米雞一次吃光吧。

平常我們吃的糯米雞多是飲茶時的點心,以荷葉裹著糯米和餡枓,有點像粽子的東西,不過《陸羽》的脆皮糯米雞可真的是一整隻塞滿了糯米飯的炸雞!廚師先以巧手在不弄破雞皮的情況下把雞骨褪去,也去掉了大部份的雞脂雞肉,然後再鑲進炒過的糯米飯,再多次以熱油澆在雞上把牠炸熟,由於工序繁複,所以必須預訂才能吃得到。

上桌時只見被塞得圓滾滾的炸雞已被剪開 (實在不能稱之為「切件」),雞皮下滿滿的都是糯米飯。我小心的端了一件來吃 (一不小心,雞皮 & 糯米飯就會分家),雞皮又薄又脆又香,配著富 Q 勁的糯米飯,真是雙重享受。只是糯米飯本就易於飽滯,再加上炸雞,小吃兩件就好,多吃就會生膩了。

我把剩下的糯米飯外帶回家 (其實我明知四人吃不完一整隻糯米雞也要點,只因我早就盤算著要把糯米飯外帶回家「再創造」)。

第二天是週末,但 N 還得加班,只得我一人獨自在家吃午餐。我打開冰箱取出昨夜的糯米飯,用不沾鍋以煎八寶飯的方式弄成「煎糯米飯」(糯米飯本就有足夠油份,所以不用再下油了)。糯米飯煎過後變得更香了,被煎脆了的飯粒吃來硬硬脆脆的,減低了膩滯感,再加偶而雜於其中的香脆雞皮,絕不比昨夜初嚐時遜色呢!






相關文章:
陸羽茶室
老媽壽宴 2007 -- 陸羽茶室



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Monster Sushi





很多人到這家店是因為它有個明星老闆,但我到這家店是因為區師傅從《千里の月》轉職到這裡而已。

某天醒來後發現 FaceBook 內有朋友傳來的訊息:「區師傅上報啊!」一看,原來是轉職到《Monster Sushi》:「赫?他去了作迴轉壽司?」我和 N 看罷報導就決定很即興的到旺角踩場子去。 (奧客就是這一種啊……)

抵達朗豪坊時還沒到開店時間,但已能從店門處看到員工們在準備開店了,也看到區師傅在其中,打了個招呼後,得先往別處繞繞打發時間,待開店後再回來。

店內不算很大,目測約五、六十席吧?裝潢走時尚風,以黑色主為色,從挑高天花吊下多盞古銅色燈罩的吊燈令人印象深刻。

進店後我們選了吧檯的位子,可能太久沒吃迴轉壽司了,看到那個點單頓時覺得超迷惘的,不知從何選起才好。區師傅看到我那煩惱的樣子:「唉~我來替妳選好了」吃迴轉壽司也能おまかせ,或許我是第一人吧?(謎之聲:「妳是天下第一奧客才對」)

不過 N 比我上道多了,所以我們還是自己有點一些別的。

第一盤是鮭魚壽司,這是從迴轉帶上拿下來的,略小的壽司飯團上蓋著一片拖著長尾巴的鮭魚肉,魚肉上已抹上了醬油,看樣子已知道它肥美,沒想到鮭魚的鮮味亦濃,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壽司更為期待 (在香港吃過很多沒啥味道的鮭魚剌身 / 壽司,所以其實我並不太喜歡吃生鮭魚,我愛吃燻過的)。

繼而是我們另點的炸黑豚肉,把黑豚肉角切後以先滷後炸的方式作成,看起來像是炸過的東坡肉。這一道其實我很熟悉,第一次光顧《月の麗》(《千里の月》的前身) 時已嚐過;和以往所吃到的相比,這天的可能炸得過久,沒啥肉汁,吃起來覺得有點乾乾的,幸好肥肉的豐腴感仍在,所以還算是合格的。

接著是區師傅推薦的和牛壽司、柚子胡椒中鮪腹壽司、間八壽司、花枝壽司、赤身壽司,一整盤上桌時感覺超豐盛的 (特別是一盤裡既有和牛又有鮪腹)。先吃味道最淡的間八,間八又名紅魽 / 鱆紅魚,略為爽脆的魚肉中滲出些許油脂,味道則走清淡風;和牛厚腴軟嫩,牛肉味道雖不算很濃,但光是享受那嫩腴的牛肉留在舌上的纏綿餘溫也就夠了;花枝壽司的醋飯拌了赤紫蘇 & 芝麻,讓香氣把花枝的鮮甜烘托出來;柚子胡椒的柚香 & 微辣中和了鮪腹的脂膩,讓舌頭能輕鬆的享受腹肉甘厚的味道;但最讓我驚豐的是赤身,厚實而柔軟的魚肉是那麼純粹濃厚、不夾一絲雜味,讓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鮪魚最濃厚的甘美,真要比併的話,我覺得這比中鮪腹更美味。

帆立貝只能以「肥壯碩大」來形容,差不多都快看不見底下的米飯,柔軟的貝肉鮮嫩多汁,美味自不待言。

我愛吃的炸軟殼蟹也是很大的一隻,炸得香酥的外殼下藏著滿滿的蟹膏。N 點的炙平目鰭肉倒是失色了,魚肉肥美是肥美了,但味道偏淡,而且燒炙時火候不足,未能把炙平目那香腴誘人的一面誘發出來。

以店名命名的 怪獸壽司 Monster Sushi 看起來不倒怪獸,反像一朵盛開的鮮花 -- 在帆立貝上縱橫劃上幾刀,再以火槍燒過,讓貝肉微微綻開,再放上鮭魚子、海膽 & 鮪腹肉,把這些合在一起後哪有可能不好吃?但這壽司委實太巨型了,很難在不破壞原型下把它一口吃下。與震憾的造型相比,我寧取食用的方便。

鰻魚玉子燒是現點現做的,醇和溫潤的煎蛋把肥厚豐腴的鰻魚捲著,馥郁的蛋香配著濃厚的鰻鮮,互相調和下滋味更佳。我最喜歡煎蛋沒弄太甜,鰻魚也沒沾上過多的醬汁,不會讓過多的調味料妨礙客人品嚐食物的原味。

N 再加點了鮭魚鮪腹軍艦卷 & 海膽軍艦卷,前者我覺得沒啥特別,後者的海膽倒還不錯,就只是兩者的海苔都有點過厚,我覺得這大概是迴轉壽司的共通弊病吧?(我真的沒在香港的迴轉壽司吃過真正美味的海苔)

鹽烤鮭魚鰭肥嫩到不行,香酥的魚皮下是滑滑嫩嫩的魚脂,讓人很想來一杯生啤酒配著吃。炸一口豆腐外衣脆中帶點硬度,能輕易以筷子把本是柔弱的豆腐挾起來,炸衣下的豆腐也算滑溜 (沒可能不滑的,因為是盒裝豆腐 XD ),只是不能苛求有什麼豆香就是了。

吃至半途點甜點的當然是那愛甜的小孩 N,在區師傅的推薦下選了栗子冰淇淋,一端上桌便已看到冰淇淋中有著不少栗子肉,吃下去果然栗香四溢。

穴子壽司是這天最差的一道,穴子魚肥厚不足之餘還帶著微腥,那個作成肉凍狀的醬汁只覺畫蛇添足。南瓜蕃薯天麩羅的炸衣作得又薄又脆,內裡的南瓜綿軟甘甜至極,該是用上日本產的南瓜吧?

最後當然少不得來一盤 N 最愛的巧克力羊羹伴香草冰淇淋,和以前在《千里の月》的一般美味。

買單 $7XX,以吃午餐而言,價錢直逼我們在《千里の月》吃的了,不過我們反正是來嚐新,也算吃得高興,也就不在意這種小節了。





Monster Sushi
地址: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 12 樓 13 號
電話:2111 1118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Le Soleil






難得浪跡天涯中的 LC 在港,夥同了昔日的另一同窗 WT 相聚於帝苑酒店的《Le Soleil》,選上這裡是因為 LC 說要吃越南料理,而我們又找一家較舒適的餐廳好好聊天聚舊 (女人嘛,聚在一起不聊八卦有啥好作?),左思右想還是覺得在飯店內的《Le Soleil》最適合 (在香港,精緻的越南料理實是乏善可陳呢)。

《Le Soleil》的本店在三藩市,據說香港帝苑店是首家分店,店主據說本是越南難民,靠著法國風的越南料理在美國料理界打響了名堂。

《Le Soleil》的位置從前是酒店的咖啡室,換店前我也曾光顧過幾次,舊地重臨,倒不覺得裝潢上有啥改變,好像有把椅子換過吧?餐廳位處於飯店的中庭處,坐在那兒用餐,倒有點像在黃昏的空中花園聚會一樣。

我抵達時已見 WT 就坐,十年沒見 (大家可見我是多薄情的女人),她倒和當年唸書時模樣相彷,就只少了鼻樑上的那副眼鏡 (因為跑去作矯視手術了)。

我邊吃著桌上那脆而不膩的蝦片、喝著有點奇怪的迎賓飲料 (嗅起來有椰子 + 蓮花的香氣,喝時卻沒什麼味道),邊和 WT 聚舊,等了很久都還不見 LC 出現 -- 原來那傢伙竟忘了這天是奧運聖火試跑,竟然傻傻的計程車來,自然就給困在車龍中了。

待得 LC 來到,我們才研究菜單預備點菜 -- 其實《Le Soleil》菜單很簡單,統共只有兩頁,選擇實在不多。最後我們點了黑豚肉米紙卷、越式春卷、海鮮薄餅、越式生牛肉牛筋湯河粉。

黑豚肉米紙卷小小的六件,放在那大大的碟子上看起來有點孤寂感。我知道店子賣的是法國風的越南料理,可是這一道只學到了」在大盤子上放著小小的餐點」,可學不到人家那出神入化的飾盤技術,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幸好單看餐點本身的話,米紙隱約透著菜葉的淺碧與豚肉的微褐,上灑著些花生碎,賣相還算是合格的。米紙卷只要米紙材質好 (纖薄柔靭合度、帶淡淡米香),再配上新鮮蔬菜的話,基本上是不會難吃到哪去。我沾著醬汁咬下去,蔬菜爽脆、豚肉也烤得焦香中帶點肉汁,薄荷葉的芳涼香氣更添了清爽,就只是那魚露醬汁的醋 & 糖下得過多,只嚐到酸酸甜甜的味道,完全沒有魚露該備的鹹度 & 鮮香,因此整道菜就似畫龍忘了點睛,不能算是不好吃,但總是缺了些什麼。

越式春卷因為多添了幾片菜葉,盤子上看起來就不似米紙卷那麼空虛單薄,這也是很難作得不好的菜式,只要吃來香脆可口已是合格。

海鮮薄餅是我執意點的 -- 只因我沒吃過越南的煎薄餅。以米粉 (不曉得是以粘米還是糯米磨成?)、雞蛋、薑黃粉調成麵糊後煎成圓薄餅,然後再捲著芽菜、蝦子、小花枝、扇貝肉……煎至微焦的薄餅吃來 Q 中帶脆、有著甜甜的椰糖香,但又不會內裡的鹹味餡料有所衝突,我最喜歡內裡放有大量芽菜,令看來有點小油的煎薄餅馬上變得清新不膩。

號稱是此店招牌菜的越式生牛肉牛筋湯河粉上桌時讓我傻了眼 -- 不是說是「生牛肉」嗎?湯面上浮著的那幾片牛肉根本早就熟透了嘛!大扣分!湯頭倒是清澈見底之餘還有著濃郁的牛肉味,河粉也幼細嫩滑帶米香,算是讓我對這碗「生」牛肉河粉挽回了一點好感吧。

對此店的另一不滿是女侍常來催我們點菜 / 加點,對希望慢慢吃慢慢聊的女生聚會而言,她實在大大的打擾了我們的談興。

買單 $6XX (還是以 HSBC 信用卡結賬打折後),單以食品、服務而言雖是合格,但一搭上價值比,就覺得完全的不值得喇!






Le Soleil
地址:尖沙咀麼地道69號帝苑酒店 4 樓
電話:2733 2033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相知又一年 @ Petrus





又是 12/4,這一年我們選了在《Petrus》吃午餐慶祝。

重臨《Petrus》,意外地發現午餐並沒有加價,仍是 $398 可享用三道菜,在百物騰貴的今天還真是一個讓人驚喜的價錢。《Petrus》的午餐菜單另一令人欣喜之處是選擇繁多,舉凡熱前菜、冷前菜、湯類、肉類主菜、魚類主菜都有三至六道選擇,另外還有素食菜單,完全不會讓顧客陷於「選不到」的困境,倒是每一道看來都很美味,讓人難以取捨。

我們點單過後侍者便端來麵包籃讓我們選麵包,芝麻脆片是一定要吃的,也選了欖形法式麵包 (抹奶油沾醬汁都是上上之選);N 選了奶油麵包,鬆軟的麵包充滿了奶油的香氣,叫人停不了口啊!

由於這天我選的菜較為清淡,所以就選了白酒作餐酒,原來是已在《SPOON》喝過幾次的「Cha Cha Cha」;相較之下,N 的紅酒較好喝呢。

N 的第一道菜是烤鵪鶉起司洋蔥燉飯,本來我也有想過點這一道,後來還是因為怕會太膩滯而放棄。烤至僅熟的鵪鶉細嫩至極,肉汁保存得很好,讓容易變乾的禽肉吃來濕潤軟滑;燉飯內裡保留了一點細細的米心,外側裹著香濃膩厚的起司醬汁,雖然真的有點過於膩厚,但有著令人無法否定的好滋味。燉飯上點綴著幾顆燉得微軟的珍珠洋蔥,洋蔥的甘甜稍解了起司的膩滯感,我很喜歡這配搭呢。

我的則是雞肉鴨肝凍,2006 時曾在這裡吃過黑松露鵝肝鑲雞胸,那美味一直深印在腦海中,所以這次點回了相類的菜式重溫舊夢。這一次雖然少了黑松露的芳香,但柔軟的雞肉、膩滑的鴨肝仍是那麼的美味,吃過不少餐廳所製的肥肝醬,就數《Petrus》的作得最為細緻高雅,圓潤柔膩的口感中帶著幽幽的油香,彷彿吃再多都不會膩似的。

N 的第二道是香菇雞湯,還滿上桌就已菌香四溢,叫人不禁猜想到底是用了多少香菇啊?深邃的褐色清湯上飄著一顆像是麵疙瘩的東西 (不要問我是什麼,我沒吃到不知道),N 搯了一匙給我試味道,菌香雞鮮瞬間佔據了舌上的每一顆味蕾,完全推翻了「清湯 = 寡淡」的刻板印象。

我的第二道是從素食菜單中挑選的 -- 黑松露燴蔬菜。最初我有點疑惑若是點素菜的話,是否要三道都全點素的,不過侍者很親切的告訴我能和菜單類的其他葷食隨意配搭,所以我就很高興的挑了這道單看名字已叫我垂涎的菜式了。雖然所用的並不是什麼貴族蔬菜,但選材上佳復加細意烹調,把蔬菜本身的清甜味道發揮至盡,沾著芳香的黑松露醬汁,是一道素而不寡的美饌。貪吃的我自然不會白白浪費遺留在碟上的醬汁,以麵包吃抹得乾乾淨淨。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 N 點了烤牛排作主菜,他不是說近年已不太愛吃牛肉嗎?不過《Petrus》的烤牛排也作得真好,厚切的牛排中心綻放著嫣紅的玫瑰色,顯現了廚師控制火候的高明手段。這牛排不似現在流行的和牛般入口即化,具嚼勁的質感配以渾厚的牛肉味道,非常有「吃著牛排」的感覺,不需多加花俏巧招,簡簡單單的配上苦白菜便已能滿足客人的胃。

我的主菜是烤海鱸蔬菜天麩羅,這海鱸上桌時讓我小吃驚了一下 -- 好厚的鱸魚肉耶!外層微脆的魚肉內裡是肥嫩滑溜,平常鱸魚的味道多為偏淡,但這一塊卻頗為鮮濃,配著兩色蔬菜醬汁更能襯托出魚鮮。N 初見蔬菜天麩羅問我那是什麼,「菜單上說那是蔬菜天麩羅」「咦?法國菜有天麩羅的嗎?」我想這該是挪用了日本料理的技法吧?刨成薄片的蔬菜沾了薄薄的粉漿後炸成香香脆脆的,剛好與鱸魚的細嫩軟滑作對比。

吃完了主菜,我再一次在甜點車前舉棋不定,體貼的侍者又再一次讓我選兩款不同的甜點各來半份 -- 這一回選的是法式蘋果塔 (Tarte Tatin) & 蘭姆酒蛋糕。法式蘋果塔又命倒扣蘋果塔,特色是它是倒轉的,一般的果塔都是塔皮在下餡料在上,但塔妲蘋果塔則是倒過來的塔皮在上,可讓塔皮不被蘋果餡料的汁液沾濕而變軟,有些店會把蘋果塔倒扣過來才上桌,但《Petrus》這個上桌時仍是塔皮朝天,酥脆的外皮下藏著香甜而帶著微酸的蘋果粒,清新討喜。但讓我驚艷的是那貌不驚人的蔅姆酒蛋糕,鬆軟的蛋糕因泡過蘭姆酒而略微濕潤,每一口都滿是蘭姆酒那芳郁的酒香。而 N 則捨巧克力庫庫蛋糕而選了草莓塔,甜美的草莓、膩滑的蛋奶醬 & 香酥的塔皮何時也是個讓人歡喜的組合。

我們以小甜點配著大吉嶺茶,渡過我們相識以來的又一個愜意午後。

買單 $10XX (兩份三道菜午餐、兩份甜點,外加一瓶 Evian 礦泉水),我們以信用卡積點換來的餐券抵付了 $700,所以實際上只花了三百多塊就能吃到這麼美味的餐點呢!想到前一晚 H 才剛說和老婆不會吃那麼貴,我是否該感謝 N 對我這奢食挑嘴小女人的縱容呢? :P




相關文章:
(偽) 小貴婦午餐 @ 珀翠餐廳 (Restaurant Petrus)
豪奢生日宴 (10) -- 珀翠餐廳 (Restaurant Petrus)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擇嫩而噬吃小羊 @ SPOON by Alain Ducasee (2)






主菜是塔吉燉煮羊里肌配春季蔬菜 (Tajine of Lamb Tenderloin and Spring Vegetables, Lemon Confit Juice)。 [其實不論是示範還是上菜,這個都是第一道,但不知道為什麼在菜單上這一份是主菜]

塔吉 (Tajine) 是摩洛哥等北非地區的一種特殊烹調陶具,主要用來作燉煮料理,可以直接放到爐子上加熱,就像我們的陶鍋一般。不過這次所用的塔吉和傳統的有點不同 -- 傳統的蓋子是圓錐狀,上有一小孔;這次所用的就只是個扁扁的蓋子。而且這次也不是真的拿塔吉來當煮具,而是在盛盤的時候裝個樣子而已。

只見主廚以俐落的刀法把小羊的肋脊部份切出,然後再取出里肌肉。至於我們這些沒有無敵刀法的小腳色,當然就是去超市買已處理好的羊里肌。

朝鮮薊去皮切蒂再切半,然後把中心部份挖去泡水;蘆筍去皮、切段小紅蘿蔔只取上半部,然後修形迷你紅蘿蔔的模樣 (在家弄的話不用搞得那麼漂亮喇);新薯不用去皮 (我真的看過有人把新薯去皮…… 囧rz ),切半燒一大鍋水,把蔬菜各依其特性煮至半熟 (可以小刀略剌以檢查其生熟程度),然後泡冰水以保其色鮮質嫩,備用。

羊里肌切件 (約兩寸長),下鍋翻炒表面轉為淺棕色,然後再加進蔬菜羊肉醬汁 & 檸檬果醬 (檸檬果醬的作法已於去年十一月烹飪班筆記中描述過了,不贄) 略為燴煮,待醬汁稍稠起鍋盛盤,再放上一枝迷迭香便可。

小羊里肌非常的軟嫩,但卻仍有一定的彈性,配著清甜的當季時蔬更是美味;由於醬汁中添了檸檬果醬,在醇厚的羊肉味道下嚐到一絲微酸,那一點的變化讓整個味道變得輕靈而不澀滯,不怕濃烈的味道麻痺味蕾,到最後一口都仍是那麼的美味。



擇嫩而噬吃小羊 @ SPOON by Alain Ducasee (1)






三月的主題是小羔羊 (Baby Lamb)。平常我們吃羊肉,長了一年以上的稱為 成羊 (Mutton),一年以下的稱為 羔羊 (Lamb),至於更小的小羔羊 (Baby Lamb),則是只活了四個月 (甚至更少) ;而沒有吃過草的小羔羊,更會標明為 乳羊 (Milk Fed Lamb)。

為什麼小羔羊會是春天的時令食材呢?因為牠們多於二、三月出生,長至兩、三個月後便會被屠宰,所以每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才吃得到。

我忘了這天主廚所用的是否乳羊,不過看那嬌小的身軀,小羔羊的身份是無庸置疑的。

這天的前菜是 烤小羊鞍伴培根玉米糕 (Roasted Saddles of Baby Lamb, Polenta "Boulangere").

只見主廚取取出小羊鞍,然後把小羊鞍去骨修邊,再把羊鞍肉捲起成肉卷狀用幼棉繩捆綁以固定形狀,備用。

青蔥切段鍋子下橄欖油 & 原粒蒜瓣略熱後再加培根塊翻炒,待培根內的油脂滲出後加以蔥段 & 雞湯燴煮,最後添進小牛肉醬汁 (Veal Juice) 後續煮至醬汁變稠即可

玉米糕是義大利北部的傳統食物,以玉米曬乾磨碎後加水 (奢侈點可加牛奶,會更香滑) 拌煮而成。由於玉米在苦寒的山區地帶仍易於生長,所以玉米糕是當時義大利農家桌上常見的主食 (我猜應比麵包米飯麵條都便宜吧?)。玉米糕的作法很簡單,在鍋子下橄欖油 & 牛奶,待牛奶煮開後加進玉米粉邊煮邊拌,直至鍋內的玉米糊漸漸變稱成糕狀,離火再加奶油拌勻便成。新鮮煮好的玉米糕可以就這麼吃,香香軟軟的很易讓人著迷,不過由於這天還得加工再煎,所以就得先倒進模子裡再放在冰箱裡讓它冷固成形。

待玉米糕成形後,將其切成一約 10 x 4 公分的長方形,以平底鍋煎至兩面呈金黃色,然後放上燴炒培根塊,保溫備用。

把羊鞍卷下鍋煎至其外皮微呈金棕色後,添進奶油續煎至羊鞍卷呈半熟狀 (可以鐵針剌進羊鞍卷內以確認其生熟度)。羊鞍卷起鍋後需靜置一會,方能切件,否則內裡的肉汁會流失。

羊肉醬汁 (Lamb Juice) 加熱倒進小壺內蘿蔓生菜切半以鹽、潶胡椒、橄欖油調味後,與玉米糕一同盛盤。最後把羊鞍卷切件盛盤即成

這羊鞍卷先是嚐到外皮的微酥輕脆,繼而是薄膘的膩滑脂香,再然後就是裡肉的軟嫩細緻;平常吃羊肉是愈老的風味愈濃,我本擔心這小羔羊味道會過於單薄,但一吃之下倒發覺比平常所吃的澳紐羊排更有吃羊肉的感覺,但那味道倒不是濃烈的羶香,而是一陣輕淡細緻但卻很有存在感的羊肉味 (愛吃羊肉的人大概都同意羊肉味道的存在感該是眾食用肉類中數一數二的吧?)。若還是嫌味道不夠的話,也大可澆些羊肉醬汁補強。我本就愛吃玉米糕,特別是顆粒微粗的玉米糕 (因為覺得較有口感),以全脂牛奶 & 奶油煮成的玉米糕本已香軟,加以把外層煎香就更是誘人,燴炒培根的醬汁滲入其中添了肉香,兩者一併入口就更是香脆 (培根) 與 軟膩 (玉米糕) 兼備,真是無可挑剔 -- 真要說的話就是太好吃了,害我忍不住吃光光 (又是牛奶又是奶油又是培根,卡路里不少呢……)。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