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京都] ゆば会席 @ 南禅寺順正

南禅寺順正 -- 湯葉鍋 (3)



哲学の道的櫻花著實太美,我們邊逛邊拍不知不覺已快十一時了。到大豐神社買過老鼠御守後 (替老上司買的,不買不成 XD),幾乎是用小跑步的走到南禪寺,只因我們早就預訂了《南禅寺順正》的ゆば会席。

重遊舊地,景色仍似舊時,只是少了翠荷綠苔,這一回的雖然也是在同一個廳房用膳,但位置不及前回的優,算是個小缺憾。

由於我們早就通過官網預訂了 ゆば会席 ,所以女侍為我們奉茶後便已張羅著把豆乳鍋放到爐具上。

由於季節有異,此次的菜單也與前回略有不同:

口取り 花時の前菜盛合せ
向附  本日の湊より 旬の活魚造り盛り
溫物  湯葉鍋 
焚合せ 蟹広寿 筍 若布 蕗 木の芽
燒物  鰆けんちん焼き
油物  小芋 筍 タラの芽 赤伏見 油葉 小鮎
止椀  赤出汁
水物  旬の美味

女侍先送上一小杯豆乳,豆香極重極濃,豐厚的質感就像喝鮮牛乳一樣。

口取り (前菜) & 向附 (剌身) 同時上桌,擺盤的方式還真有點像懷石料理中的八寸。口取り計有:筍と飯蛸煮 (煮春筍 & 飯章魚)、蔥と豆腐、ホタテ豆腐と雲丹 (帆立貝豆腐 & 海膽)、甘黒豆とチーズ豆腐 (甘黑豆 & 起司豆腐)、真鯛白子、胡麻湯葉、真鯛の煮こごり寿司 (真鯛魚凍壽司)。

春筍脆嫩清鮮、飯蛸肉質柔軟不硬,頭殼內滿滿的卵子乍看還以為是花枝釀飯;蔥白的清甜微嗆襯托了豆腐的淡淡豆香,只是這豆腐的口感怎麼和杏仁豆腐那麼像?帆立貝豆腐是以貝肉拆成細絲再砌回塊狀,再配以海膽、魚籽一併進口,帆立貝的清甜與海膽的濃郁一下子在口中散播,魚籽的微鹹更烘托了前二者的甘甜,其脆脆的口感也與貝肉的細碎 & 海膽的綿膩成一對照;起司豆腐吃起來和起司蛋糕好像~白子看起來胖嘟嘟的,軟膩豐腴的質感在舌上瞬間化開,只餘馥厚的脂香;胡麻湯葉的湯葉是偏厚而帶嚼感的,拌過胡麻醬汁後再灑上芝麻,真是一整個香啊;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吃魚凍壽司?帶點薑香也帶點甜味的真鯛魚凍和微酸的壽司飯也很搭調。

這天的時令剌身是真鯛 & 間八,前者是 Q 中帶脆、後者是軟中帶爽,各有各的勝場,相同的是二者都鮮甜得不得了。

吃過上述東西後,豆乳鍋上已舖上了一片豆綢,有了上一回的經驗,這次更是得心應手,熟練的以竹籤順著鍋沿劃過,然後輕輕的把豆乳上那薄薄旳豆綢掀起。現撈的湯葉豆香四溢,愛吃有嚼感的可以待久一點才撈讓其變成厚湯葉,愛吃軟嫩的就得當其剛凝結時把握機會好好品嚐。

蒸物蟹広寿有點像飛龍頭豆腐 (搞不好根本就是?),把各式材料搓成糰子後油炸再蒸煮,經油炸厚味道添了一重「厚度」,蟹肉特有的鮮甜也沒因此而被蓋掉。

烤鰆魚紥實而不硬,鮮美的味道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魚下藏著菠菜煎蛋,鬆軟微甜的煎蛋也非常的討好。反而帆立貝就有點烤得太熟了,雖然鮮甜度滿分,但硬硬的貝肉實在是一大敗筆。

這回的油物仍是天麩羅,不過食材當然和上一回大大不同。小芋綿軟富芋頭味,赤伏見色艷如血卻不辣,反帶一絲甜味。春筍油炸後仍然清嫩。楤の芽是盛產於春季的野菜,微苦帶甘的滋味充滿了山菜特有的野趣。小鮎模樣太可愛了,讓人有點不忍心吃牠,整尾吞下後先是感受到柔嫩甘美的魚肉,繼而是魚臟微苦的醍醐味。炸得酥脆的湯葉中藏著軟腴的穴子,讓愛吃穴子的我驚喜不已。

飯品是時令的竹筍飯,春筍細嫩鮮美自是不消說,而且店家很大方,才幾口的飯配了幾乎等量的春筍

漬物是高菜小魚、紫蘇茄子 & 漬大根。高菜小魚有點偏鹹,若是配白飯便剛剛好;紫蘇茄子那清涼芳香的紫蘇氣息總是讓我著迷;大根非常的爽脆,清鮮得如同新摘,卻少了那惱人的辛辣青氣。

赤出汁內放有輪麩與滑子菇,不變的是赤味噌那濃郁而不過鹹的豆醬香。

水物是洋梨 & 香橙,那片香甜得如同情話的洋梨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美味的梨子。甜點是カステラ & 抹茶わらびもち (小蛋糕 & 抹茶蕨餅),小蛋糕質感紮實,蕨餅則稍嫌有點太 Q 了,幸好抹茶濃鬱的茶香挽回了分數。

飽餐一頓後已是一時多了,這一頓吃得比前回更愜意。而且這次我終於記得要付現才可以享有網上預訂優惠特典,沒有白白的多付錢當凱子了。




相關文章:[京都] 湯葉鍋 @ 南禪寺順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